請大家好好做吧!練習一下自己有沒有真的懂得摟^_______^
GOOD NIGHT GOOD LUCK 有問題週四週五可以提出討論呦。
民國一百零一年
我們必將上榜!!!
| |||||||||
|
【經濟日報╱記者陳美珍/台北報導】
|
2011.12.21 02:22 am
|
圖/經濟日報提供 |
下列各稅為國稅:
一、所得稅。
二、遺產及贈與稅。
三、關稅。
四、營業稅。
五、貨物稅。
六、菸酒稅。
七、證券交易稅。
八、期貨交易稅。
九、礦區稅。
前項第一款之所得稅總收入百分之十、第四款之營業稅總收入減除依法提
撥之統一發票給獎獎金後之百分之四十及第五款之貨物稅總收入百分之十
,應由中央統籌分配直轄市、縣 (市) 及鄉 (鎮、市) 。
第一項第二款之遺產及贈與稅,應以在直轄市徵起之收入百分之五十給該
直轄市;在市徵起之收入百分之八十給該市;在鄉 (鎮、市) 徵起之收入
百分之八十給該鄉 (鎮、市)
。
第一項第六款之菸酒稅,應以其總收入百分之十八按人口比例分配直轄市
及臺灣省各縣 (市) ;百分之二按人口比例分配福建省金門及連江二縣。
|
||
下列各稅為直轄市及縣 (市)
稅:
一、土地稅,包括下列各稅:
(一) 地價稅。
(二) 田賦。
(三) 土地增值稅。
二、房屋稅。
三、使用牌照稅。
四、契稅。
五、印花稅。
六、娛樂稅。
七、特別稅課。
前項第一款第一目之地價稅,縣應以在鄉 (鎮、市) 徵起之收入百分之三
十給該鄉 (鎮、市) ,百分之二十由縣統籌分配所屬鄉 (鎮、市) ;第二
目之田賦,縣應以在鄉 (鎮、市) 徵起之收入全部給該鄉 (鎮、市)
;第
三目之土地增值稅,在縣 (市)
徵起之收入百分之二十,應繳由中央統籌
分配各縣 (市) 。
第一項第二款之房屋稅,縣應以在鄉 (鎮、市) 徵起之收入百分之四十給
該鄉 (鎮、市) ,百分之二十由縣統籌分配所屬鄉 (鎮、市) 。
第一項第四款之契稅,縣應以在鄉 (鎮、市) 徵起之收入百分之八十給該
鄉 (鎮、市) ,百分之二十由縣統籌分配所屬鄉 (鎮、市) 。
第一項第六款之娛樂稅,縣應以在鄉 (鎮、市) 徵起之收入全部給該鄉 (
鎮、市) 。
第一項第七款之特別稅課,指適應地方自治之需要,經議會立法課徵之稅
。但不得以已徵貨物稅或菸酒稅之貨物為課徵對象。
|
||
第八條第二項及第十二條第二項至第四項規定之稅課統籌分配部分,應本
透明化及公式化原則分配之;受分配地方政府就分得部分,應列為當年度
稅課收入。
稅課由中央統籌分配直轄市、縣 (市) 及鄉 (鎮、市) 之款項,其分配辦
法應依下列各款之規定,由財政部洽商中央主計機關及受分配地方政府後
擬訂,報請行政院核定:
一、依第八條第二項規定,由中央統籌分配直轄市、縣 (市) 及鄉 (鎮、
市) 之款項,應以總額百分之六列為特別統籌分配稅款;其餘百分之
九十四列為普通統籌分配稅款,應各以一定比例分配直轄市、縣 (市
)
及鄉 (鎮、市) 。
二、依第十二條第二項後段規定由中央統籌分配縣 (市) 之款項,應全部
列為普通統籌分配稅款,分配縣 (市) 。
三、第一款之特別統籌分配稅款,應供為支應受分配地方政府緊急及其他
重大事項所需經費,由行政院依實際情形分配之。
四、第一款之普通統籌分配稅款算定可供分配直轄市之款項後,應參酌受
分配直轄市以前年度營利事業營業額、財政能力與其轄區內人口及土
地面積等因素,研訂公式分配各直轄市。
五、第一款及第二款之普通統籌分配稅款算定可供分配縣 (市) 之款項後
,依下列方式分配各縣 (市)
:
(一) 可供分配款項百分之八十五,應依近三年度受分配縣 (市) 之基準
財政需要額減基準財政收入額之差額平均值,算定各縣 (市) 間應
分配之比率分配之;算定之分配比率,每三年應檢討調整一次。
(二) 可供分配款項百分之十五,應依各縣 (市) 轄區內營利事業營業額
,算定各縣 (市) 間應分配之比率分配之。
六、第一款之普通統籌分配稅款算定可供分配鄉 (鎮、市) 之款項後,應
參酌鄉 (鎮、市) 正式編制人員人事費及基本建設需求情形,研訂公
式分配各鄉 (鎮、市) 。
前項第四款所稱財政能力、第五款第一目所稱基準財政需要額與基準財政
收入額之核計標準及計算方式,應於依前項所定之分配辦法中明定,對於
福建省金門縣及連江縣,並應另予考量。
依第十二條第二項至第四項規定,由縣統籌分配鄉 (鎮、市) 之款項,應
本調劑財政盈虛原則,由縣政府訂定分配辦法;其中依公式分配之款項,
不得低於可供分配總額之百分之九十。
|
【經濟日報╱記者陳乃綾、徐筱嵐/台北報導】
|
2011.12.10 03:10 am
|
【經濟日報╱記者陳美珍/台北報導】
|
2011.12.05 10:58 am
|
圖/經濟日報提供 |
【經濟日報╱新北市訊】
|
2011.11.30 02:30 am
|
圖/經濟日報提供 |
手機金融卡可存發票 明年元月試辦
|
| ||
追求電子發票普及化目標,財政部財稅資料中心預定明(101)年元月起,試辦推出電子發票共通性載具,民眾憑手機號碼或金融卡,即可儲存所有的消費紀錄及發票號碼。
根據財稅資料中心統計,截至昨(23)日為止,全國加入開立電子發票商家共1,190家,開出的電子發票張數達4,328萬張,約占全年發票量0.5%。 財資中心指出,全國金融卡張數多達5,300萬張,平均每人持有1.5支手機,若成功讓消費大眾接受做為電子發票載具,將有助電子發票普及性。 財資中心表示,有了手機號碼的電發碼,消費者在購物時,只要同時出示電發碼,即代表不要紙本發票,且其消費紀錄也可以手機進行查詢,消費者可以省去整理及兌獎的麻煩。共通性載具預定明年1月到6月為推廣宣導期,明年7月全面推動。
|
【經濟日報╱記者陳美珍/台北報導】
|
2011.11.14 03:22 am
|
【經濟日報╱陳乃綾)】
|
2011.11.10 02:50 am
|
| ||
立法院院會昨(8)日三讀通過「稅捐稽徵法第6條條文修正草案」,明定法院或行政執行處拍賣、變賣貨物,應課徵營業稅,未來與土地增值稅、地價稅、房屋稅一樣,優先於債權及抵押權,列為優先受償稅捐。
院會另通過「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增訂第36條之1條文草案」,未來公私立各級學校或研究機關自國外購買供教育、研究或實驗使用的電子資料庫或電子書,可享免徵營業稅優惠。
依現行稅捐稽徵法第6條規定,目前列為優先受償的稅捐為土地增值稅、地價稅及房屋稅,未來法院、行政執行處執行拍賣或變賣貨物,應課徵的營業稅,也納入其中。
提案立委賴士葆指出,現行稅捐稽徵法設計不良,造成每年七成以上房屋遭法拍的民眾變成欠稅戶,欠稅金額逾16億元,民眾嚴重受到困擾。因此提案修改稅捐稽徵法第6條,明訂營業稅優先於一切債權與抵押權。
修法完成後,法院或行政執行處拍賣的土地、房屋及貨物,其衍生的營業稅,必須扣除拍賣價金,餘額分配給其他債權人;保障國庫稅捐收益,民眾也免於貨物遭拍賣、變賣後,還要被追繳營業稅。
新增訂的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第36條之1,因不少大學反映,學校向國外廠商購買電子資料庫和電子書,賦稅署認定其不具實體,要求繳納營業稅。提案立委潘維剛認為,基於租稅公平和促進教育、學術發展考量,應比照免徵營業稅。
|
【經濟日報╱記者陳乃綾/台北報導】
|
2011.11.02 03:00 am
|
經濟日報╱記者徐筱嵐/台北報導】
|
2011.11.02 03:00 am
|
圖/經濟日報提供 |
【經濟日報╱記者陳美珍/台北報導】
|
2011.11.01 08:38 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