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們看看下面這則問答吧^_^!
2011.10.31 03:55 am
|
嘉義市某公司黃先生問:公司將財產贈與他人,應否辦理贈與稅申報?
該分局指出,贈與稅納稅義務人以自然人為限,因此公司或機關團體等法人並非贈與稅課徵對象,將財產贈與他人不須辦理贈與稅申報。另依所得稅法規定,個人因贈與而取得財產免納所得稅,但取自營利事業贈與財產,則須併入受贈人受贈年度之所得課徵所得稅。
民國一百零一年
我們必將上榜!!!
【經濟日報╱稅務問答】
|
2011.10.31 03:55 am
|
經濟日報╱林敏弘 (記者徐谷楨整理)】
|
2011.10.25 03:39 am
|
還記得稅法老師說要將文件送達納稅人手中材有效嗎?
如果一直寄不到,就得要公開表示
|
北市公示送達案 改刊電子公告欄
|
| ||
台北市稅捐處表示,自即日起該處辦理國內公示送達案件,除將公告黏貼在公告欄外,改以刊登電子公告欄一個月,取代傳統刊登新聞紙方式,處理無法送達的稅捐文書。
台北市稅捐處提醒民眾,如對應送達但遲未收到的稅捐文書有疑義時,可逕至該處網站的政府資訊公開項下查詢,以維護自身權益。
各項稽徵文書(含繳款書)若經郵寄退回,且已查無其他住居所、營業所、事務所等應為送達的處所,不能以其他方法送達納稅人手上時,依據行政程序法第78條規定,稅捐機關應辦理公示送達。
台北市稅捐處表示,以往應為公示送達的稽徵文書,稅捐處除了在機關公告欄黏貼公告外,另外會將公告內容刊登在新聞紙(如報紙),提醒應受送達人得隨時至該處領取稽徵文書。
但是,因為刊登新聞紙並非公示送達的生效要件,且為因應電子e化趨勢及節省稽徵經費,台北市稅捐處決定改採刊登電子公告欄方式,代替刊登新聞紙,電子公告欄的刊登期限為一個月。
【2011/10/24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
陳美玲:實價課稅 房市剉咧等?
|
‧財金雜誌 2011/10/19 |
【文/陳美玲】今年房地產市場可說是路途顛簸的一年,上半年奢侈稅烏雲還沒過,下半年又出現「實價登錄、實價課稅」的土地、住宅政策改革議題夾殺,反應最快、率先受到衝擊的就是營建股,8月24日至26日短短三天,指數跌掉25.91點,跌幅高達8.85%,房市空襲警報響起;房地產業內普遍認為,馬政府如火如荼進行的「實價登錄」法案修正,就是在為接下來的「實價課稅」鋪路,若房市真的依「實價」課稅,市場將反轉而下、陷入「短則二年、長則五年」的盤整期。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提出的住宅、土地改革政見中,以一、「非自用住宅交易實價課稅」;二、「不動產交易實價登記制度」;三、「廢除地價評議委員會,改為專業機構估算地價」為三大重點。至於執政黨馬英九也不遑多讓,祭出「不動產實價登記制度」,目標讓地政三法修正草案通過,促成不動產交易價格透明化,遏止市場投機風氣。不論是蔡英文或是馬英九都緊扣著「實價」議題,做為「居住正義」的改革重點,不動產稅制改革似乎勢在必行。 |
會計思維轉變的挑戰
| |||
‧會計研究月刊 2011/10/12 | |||
【撰文/陳伯松】 會計是一種商業語言,其演變與時俱進,時序進21世紀後,人類經濟、商業活動之「全球化」已經不可逆轉,成為趨勢潮流;同時,讓商業語言全面趨同,形成全球性的「語同文」-會計準則全球趨同,乃為必然。雖然如此,國際會計準則(IFRSs)在全球推廣過程中仍然面對諸多曲折,全球幾大經濟區塊中,美國與日本的經濟實力和所代表的會計準則話語權,不容被人忽視,美國和日本至今卻尚未同意與IFRSs同軌,至於中國和許多亞洲國家,雖然習慣於號稱「與IFRSs趨同、接軌」,其實際狀況究竟如何,則有待評估。 |
實價登錄制度 可登房地總價
|
| ||
政府推動實價登錄制度,內政部地政司司長蕭輔導昨(11)日表示,尊重市場交易的習慣,可以只登錄房地總價一個價,不強迫房價和地價分開登錄。 國民黨的行政、立法黨政平台希望涉及實價登錄的地政三法能列入優先審查法案,本會期完成立法,包括平均地權條例、地政士法和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的修正草案。
編按:平均地權條例 還要修呀Q_Q
關於實價登錄制度跟公告地價跟公告現值的計算方式及公告方式有什麼關係,可以想一想呦。
|
【經濟日報╱記者陳美珍/台北報導】
|
2011.10.03 03:33 am
|
新聞辭典/扭轉操作(Operation Twist)
|
| ||
聯準會調整手中持有的公債組合,出售短期公債、買進較長期的公債,希望藉此壓低長期利率,刺激經濟。這有點QE3的味道,但不會讓聯準的資產負債表繼續膨脹,也較能避免引發通膨增溫,未來退場則會比較麻煩。聯準會1961年運用過類似操作。 |
【聯合報╱賴昭穎】
|
2011.10.01 03:13 am
|